考勤管理系统: “HR”的考勤管理模块分为:考勤制度定义、班次管理、采集数据考勤数据处理四个模块。 考勤管理----考勤制度定义 在使用HR处理考勤时****定义好企业的考勤制度,这是“HR”处理考勤的依据。 使用说明: 1. 打开“HR”选择“考勤”菜单下的“考勤制度定义”。 2. 在“默认刷卡有效时间为”文本框中输入默认刷卡有效时间(注意:此时间是指在上班时间前,后多少分钟内,例如:上班时间为07:30分默认刷卡有效时间为30分钟,则刷卡有效时间为07:00-08:00。)(如何定义上班时间?参见“班次管理”)在“迟到/早退□□分钟以上为迟到/早退”中输入迟到/早退时间,在“迟到/早退□□分钟以上,以旷工□□天论处”中输入**过迟到/早退时间的较大值和在此时间后按旷工多少天处理,在“加班□□迟到,早退,旷工”下拉列表框中选择“有”或“无”则在加班时将计算员工的迟到,早退与旷工,当员工有“日薪工”和“月薪工”在周日上班时若算加班请将“日薪周日全天算加班”和“月薪周日全天算加班”右侧的复选框选中,当计算周日上班有迟到,早退,旷工时请将“周日上班有迟到,早退,旷工”右侧的复选框选中。 3. 勾选"智能排班",可以实现智能排班功能. 考勤管理----班次管理 HR的“班次管理“分为“班次定义”,“部门规律排班”,“模式排班”,“当月排班”四个模块, 其中“当月排班”又分为“部门规律排班”,“模式排班”,“换班处理”,“班次复制”四个模块,这些模块*可以满足你对班次的管理与班次处理。 班次定义 班次定义又叫作息时间定义,是指事先将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定义好,以便在考勤数据处理时将其与员工所排好的班制进行比较,得出考勤结果。 操作说明: 1. 打开“HR”,选择“考勤”菜单下的“班次管理”。 2. 新增班次;单击“新增”按纽,输入“班次”,“班名”。在“班一”中输入上下班时间,“刷卡范围”中输入刷卡的范围,若有班二,班三则依次进行输入。(注意;“跨夜”当有一个班的上班或下班时间**过今天时**选中“跨夜”。例如:上班时间为今天的22:00,下班时间为明天早上05:00。“刷卡范围”请保持在“默认刷卡有效时间”内,例如:“默认刷卡有效时间”为40分钟,上班时间为08:00,则“刷卡范围”为:07:20 ̄08:40)。当要将此班作为加班时请选中“是否算加班”,若选中“周日加班”或“假日加班”则在计算工资时将按周日或假日加班费计算(如何定义工资?参见“工资公式定义”),最后输入“上班时间”与“加班时间”。并单击“保存 ”(注意;在班次定义时系统提供了一些符号来表示特殊的班次“/”表示有薪请假,“—”表示无薪请假,“*”表示全厂公休) 规律排班 规律排班即为,按照所定义的部门与班次为部门进行的当月排班设定。 操作说明: 1.打开“HR”,选择“考勤”菜单下的“班次管理”选择“规律排班”页。 2.单击“新增”按纽,输入“部门编号”与“部门名称”或单击绿色“部门编号”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双击选择部门编号,在“班次规律”中根据所排的班次输入本月须给每天所排的班(注意:这里输入的班次是定义好的班次并在输入时注意区分大小写,当有特殊班次时可以输入特殊符号。不用再在班次中定义特殊的班次。)并单击“保存” 3.修改请单击“编辑”按纽。